虽然猪价正在下行,但现在Z 大的变量是高猪价能维持多久。
此前业内普遍预计的节点是,经过2019年四季度的集中补栏,今年7、8月份国内生猪出栏量会明显提升,全年猪价呈现“前高后低”的趋势。
或许是出于上述趋势的考虑,又叠加新冠疫情对物流、终端消费的影响,各家上市猪企均将重点放在了下半年。
4 月9 日,新希望董事长刘畅在2019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,虽然上半年200万、下半年600万看起来跨度很大,但在公司的猪场建设、生产经营计划中,都已经准备好了。
正邦科技4月12日向机构投资者给出的出栏规划是,上半年出栏30%左右,下半年出栏70%左右,从二季度开始会有仔猪对外销售计划。
虽然尚未通过公开渠道披露类似出栏规模,但牧原股份人士13日也回应称“预计下半年出栏量会更多一些”。
数据显示,牧原股份今年一季度生猪销量为 256.4 万头,上年同期为307.7万头。其他公司一季度销量也出现明显下滑,同期正邦科技销量下降37.88%,温氏股份2月生猪销量下降63.63%、3月下降57.60%。
销量虽然减少,可是受益于猪价维持高位,销售收入却无一例外都是增加的,整个行业上半年都处于“以价补量”的状态。
等到了下半年,即便生猪价格有所回落,仍然可以通过“放量”来对冲价格下滑,进而对冲季度经营利润产生平滑的效果。
表现在财报上,可能会出现2019年三、四季度暴赚,2020年各季度利润不及历史高点,但整体利润相对平均、全年继续增长的一幕。
需要指出的是,当前生猪养殖业与机械制造业一样,都属于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的细分行业。在今年一季度疫情对餐饮、航空等多个行业产生明显冲击的背景下,二级市场可能会进一步强化对确定性行业的配置。
而不利的因素是,上市猪企单季度盈利能力很难超越2019年四季度,续创新高。
此外,相关上市公司2019年至今的累计涨幅已十分可观,如新希望2019年大涨174%后,年内再涨62.4%。